邓川牛因最早在云南邓川地区饲养而得名。邓川牛是中国地方黄牛品种之一,也是中国唯一的奶用黄牛品种,具有适应性强、耐旱、耐粗饲、抗逆性强等优良特点。邓川牛体格较小,乳房较发达,具原始乳用牛体型。纯种邓川牛已经濒临灭绝,亟待有关部门给予保护。
邓川牛的闻名,同样是以人工精心喂养获得的。邓川牛耐粗放饲养,抗病力强,适应性高。但是,邓川的江尾、右所一带饲养乳牛,几乎都是取舍饲与牧放相结合的方法。这里的草场植被以禾木科为主,复盖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,主要有茅草、莎草、巴根草、马豆草、黄花草、奶浆草等。草高十至八十公分,每宙可产干草约二百公斤。湖泊河道中有较多的水花生、蕉草、水芹菜等。也是饲草的草源。所以,每年四至十月水草丰茂期大都放牧。十一月至翌年三月枯草期大都舍饲。舍饲的主要方法是:每天喂精饲料两次,于挤奶前将煮熟的或浸泡过的蚕豆与豆糠加水拌匀喂给。青草或于草每天喂三至五次,每天喂水两次,每隔二至五天加喂食盐蚕豆面水次。冬季还要补充萝卜、蔓青等多汁饲料。在舍养期间;仍进行适当放牧。民谚云:“在家吃一斗,不如外边走一走。”放牧可以加强牛群的活动。总之,农民“爱牛如子,”“爱牛如宝。”长期精心饲养,以补饲为主,坚持少喂勤添,定时定量的饲养方法,不但保存了良种,而且不断改良,培育出新的良种。
另外,邓川牛的闻名,还以其乳制品“乳扇”的美味、香酥并畅销远外而获得。“乳扇”不外奶酪之属,而用邓川牛之奶制作的乳扇、乳饼等以其特殊的加工、保存和食用方法而占独道地位。从而大大地促进了“邓川牛”的发展。
邓川牛属乳用型黄牛,1986年被列入《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》。邓川牛是中国唯一的奶用黄牛品种,其特点为适应性强,耐旱。耐粗饲,抗逆性强,所产乳乳蛋白、乳脂肪、干物质含量高,乳脂肪球大,芳香浓郁,是制作传统乳扇、奶酪和奶饮品的好原料。邓川牛产奶量介于黄牛与荷斯坦、娟姗牛之间。